東方圣城網訊(記者 張志亮 通訊員 董龍華)世界上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而每個人更有著千差萬別的、繽紛奇異的人生?!}記
“我就是這個行當的天才!我真的這么覺得?!迸c邵大偉初次見面,他就這么直率地說,且一臉的認真。邵大偉的自信必須用“特別”來形容。邵大偉這個身高1.86米的山東大漢,卻癡迷上了穿針引線,在“純手工皮具定制”這個特別的行當,苦心孤詣、執著奮斗十余年,逐步成為這個行當的翹楚,成為同行業中的一顆新星,走出了一條一個特別的“天才”在特別行當的特別的成功路。
精心縫制
特別的求學路
邵大偉,1986年出生于山東省微山縣兩城鎮北薄村。打小,他就有了個特別的卻又似無師自通的愛好——畫畫!自他三四歲起,他就開始用樹枝、用棍棒在土地上畫,他看見花畫花、看見鳥畫鳥......都畫得有模有樣。
上了小學他畫得更瘋了——什么卡通畫、小浣熊、水滸人物......他應畫盡畫,家里的、鄰居們的掛歷紙、包裝紙都被他搜羅來,成了他的畫紙。村前流淌的白馬河里,有一種核桃一樣大的蝸牛,蝸牛肉味道鮮美,蝸牛殼被扔掉了。他看著好玩,就廢物利用,在上面涂上不同顏色、畫上不同圖案,使小小的蝸牛也成了“藝術品”,帶到學校深得小伙伴們的喜愛,在同學們間竟賣出了一毛錢一個的高價!
城里的六叔知道了他這個特別的愛好,給他買來了幾本國畫書籍和一大卷畫紙。他如獲至寶,反復臨摹。有了“高級”的畫紙,每天放了學寫完作業,他都會在紙上畫上兩張自己的卡通“作品”,越畫越有些“神韻”。拿到學校,竟每次都被同學們以每張5毛錢的價格,一搶而空!大偉的動手能力好像也是與生俱來,他極喜歡手工課,每學期手工課本發下來,課本上的折紙、泥模等手工作業,他一周內就能完成。美術課上,他如饑似渴。班級的每期板報,他更當仁不讓,精彩的版面設計和生動的繪畫插圖,贏得了全校各班的觀摩學習。
建黨百年邵大偉擠出時間繪制了毛主席頭像,兒子高興地展示
他對“藝術”的酷愛,使他對文科特別的偏愛,作文常常幾近滿分,但數理化卻難以讓人恭維,因而沒能走進高中的校門。
2002年初中畢業后,他來到了北京保安、通州等地的工廠打工一年多,單位換了好幾家,哪里都不是他的“最愛”,都穩不住、干不好。但他對藝術的追求和迷戀,使他破格走進了北京某計算機??茖W校,學習網上制圖、CAD等平面設計。邵大偉的大學生活也特別奇葩。這三年里,除了兩三門他喜歡的課的教材算是翻了翻,其余的課本都是嶄新的,絕大多數時間他都窩在宿舍里畫畫、做手工,以至畢業時,他僅熟悉同宿舍的室友,同班其他同學和老師竟然“不大認識”。但就是這樣的癡呆和癡迷,卻為他今后的工匠人生打下了堅實的“藝術”根基。
特別的求藝路
有一條真理是:“人們首先必須解決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求學歸來的邵大偉,同樣面臨著必須解決吃、喝、住、穿等問題的求職路。他在親戚的幫助下,幸運地謀得了濟寧一家國企辦公室的職位,這對于一位從農村中走出的學子來說,真是一個不錯的崗位。
然而始終迷戀于“藝術”的邵大偉,卻沒有、也無心做好這個職位,而且還常常影響別人干好!這時,他被一個給他誤打了十多遍的電話,改變了自己的職業軌跡。這個特別偶然的電話是一個浙江做生意的老板打來的,他不知怎的連續撥打了邵大偉的手機而不自知。邵大偉奇怪地回撥了這個電話,由此兩人成了好朋友。他丟掉了當時被人們羨慕的工作,應邀只身來到了浙江義烏,在一鞋帽批發市場開了一個門面,做了一個批發商人,一干就是兩年多。
這期間他買了塊手表,想換一條皮質表帶,上網查了查,凡是看上眼的,一般要三四百元以上。他想:我的表還不到三百塊錢哩,一個表帶這么貴!我何嘗不自己做個試試?一想到這一點,他便如著魔一樣,異常興奮地在網上查資料、神使鬼差地下單買皮料、刀具、針線……。
認真在蛇皮上繪制
對于皮具這一行業,邵大偉是陌生的,但只要是他喜歡的、想干的事,他便有了無窮的動力。他開始繪圖設計,先在紙上反復做實驗,然后謹慎裁剪、仔細打磨、小心縫制,一個漂亮的表帶終于在他那看似粗壯的大手里做成了。
帶上自己的“作品”,皮子帶給手腕的感覺竟然是那樣特別的舒服,右手還不停地去撫摸,“愛不釋手”,目不轉睛地盯著自我欣賞,真是特別“養眼”!這時,好像是茅塞頓開、好像是靈光閃現,眼前一下子亮堂光明起來。天哪!這就是我的職業道路??!這就是我的人生方向??!這個表帶成為他“純手工皮具定制”藝術工匠生涯的起點。
從此,他一發而不可收——表帶、腰帶、手包、提包,一一被縫制了出來,并在網上順利地賣了出去。他整日沉迷于皮具的手工制作中,鞋帽批發生意一天天黃下來,而網上的手工皮具銷售一天天好起來。
穿針引線
終于,他毅然決然放棄了鞋帽生意,于2012年回到了家鄉濟寧,更加潛心鉆研皮具制作,他一邊動手不停地做,一邊四處拜師學、網上學、晚上加班學。古今中外,凡是與手工皮具制作有關的資料他都大量收藏、認真學習。
仔細查看皮質
特別的成功路
前不久,一位香港的客戶曾這樣評價邵大偉:“邵大偉先生的作品猶如鬼斧神工,毫不遜色于世界級皮具大師!”
有人說過:“所謂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奮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鄙鄞髠?,這個皮具天才,就走上了一條不同尋常的勤奮忘我的圓夢路、成功路。
回到濟寧的邵大偉,開始在姐姐家的一間房里,專心于皮具手工制作;2014年結婚,婚房的陽臺變成了制作室;2015年已小有名氣收入略有增加的邵大偉,終于在濟寧萬達廣場擁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在“純手工皮具定制”行業已聲名鵲起,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其高端商務級產品口碑相傳,暢銷于北上廣深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區。
濟寧萬達廣場工作室
邵大偉把每個作品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把自己的情感和愛賦予其中,總想把最完美最極致的東西在作品上展現出來。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他都會想皮具的設計怎么改進,才能更完美。的確,他的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在同行里他作品的價格幾乎是最貴的。十幾年來他沒有做過任何宣傳,但這最貴的作品卻從沒缺過定單。
作品介紹
北京、上海、廣東等幾家名聲顯赫的手工皮具制作工作室多次邀請邵大偉前往交流、開講座。2020年1月,澳大利亞國際模特時裝大賽的一名設計師,一次就向邵大偉定購了5個手提包,并授權在款式、用料、色彩等方面均由邵大偉獨自設計制作,價格由邵大偉定,不再講價。邵大偉的作品已躋身于國際時裝大賽。
認真裁切
邵大偉成功了,來自國內外的定單已應接不暇。但對于作品,他仍然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有幾次為完成一批定單,他連續20多天吃住在工作室,夜里忙到兩三點,困了地當床,早上8點起來接著忙。眼成了熊貓眼,體重掉了10多斤。深夜,累極躺下來的時候,他感覺全身像散了架,頭疼得像炸開似的。這時他甚至想:我的生命是否到了盡頭?我還能否看到明天的太陽?但他依然癡迷于這個特別的行當。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就是為這行生,為這行活!”
仔細檢查審視
為這行生,為這行活。是的,邵大偉為了這特別的行當十幾年如一日,癡迷著、付出著、堅守著——
他為了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封閉自己,孤獨著、與世隔絕著,滿眼滿腦都是皮具,進入了一個忘我而又自我的境界,實現了一個皮具大師由熟到巧到精的轉變。
他追求高端,要質量不求產量;他追求完美,不能容忍一點瑕疵。他把每一個產品都當成藝術、都賦予生命。為此,他好像有了強迫癥,對自己的作品總是看了又看,唯恐哪里有丁點不足。曾有一個客戶來到邵大偉的工作室,看到為自己做成的提包非常滿意,要付錢帶走,但邵大偉卻堅持不肯,因為他知道包里有一點難以發現的瑕疵,他堅持為客戶重新制作了完美的作品。
看,這些完工的作品
對于成功,邵大偉也有自己的特別看法:他認為天賦加興趣是成功的兩個關鍵。如果有天賦沒興趣,就很難堅持、堅守下去;如果有興趣沒天賦,即便下了大工夫、苦功夫、持久的功夫,也很難做到最好;要想成功,這二者缺一不可。在手工皮具制作這個行當里,邵大偉自認為是既具天賦又極具興趣的那個人。
有偉人說過,理論永遠是灰色的,而實踐之樹、生活之樹常青。邵大偉也許并沒有學多少、懂多少美學、工藝美術的理論知識,但他在他以命相許的行當里能博采眾長、深入思考、無限遐想!更能反復操作、不斷揣摩,在不厭其煩的實踐中,精進于手法技藝,領悟出門道訣竅!同時體味著外人看不見也不懂得的,似乎只屬于他自己的生命的快樂和職業的幸福!
高興地介紹珍貴的皮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