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關系百姓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強力攻堅生態文明建設,更大決心建成美麗濟寧。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縱深推進“三大行動”,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城市。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笨倳浀闹匾甘緸樾聲r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我們必須始終把保護好生態環境作為“國之大者”,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方位落實好國家生態戰略,切實承擔好保護生態環境的重大使命,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行,不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行穩致遠。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實踐證明,只有把生態環境放在發展的首要位置,發展才有可持續性,增長才有堅實的基石。當前,要大力實施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堅決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科學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嚴格落實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加快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新一輪“四減四增”,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創建,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產業;要實施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提升科技治污能力,擴容升級智慧環保平臺,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實現動態監測、應急處理,全力推進南四湖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深化“一河一策”治理,保障南水北調東線水質安全;要實施生態保護修復行動,開展黃河灘區生態環境整治,深入推進黃河流域“清廢行動”,高標準完成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實施全域科學綠化,堅持“四水四定”,實施引黃西線、湖水東調等重點工程,加快構建集防洪、供水、生態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大水網。深化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改革。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讓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牢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讓青山常在、綠水常流、空氣常新,傾力繪就美麗濟寧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