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素有“運河之都”之稱的濟寧城,運河依舊湯湯,而時代洪流的方向卻已轉移?;疖囬_進了濟寧城,古運河已然荒蕪。世代依運河生存的濟寧城百姓,不得不另謀生路。官、商、儒、匪、民、兵,被時代的變遷裹挾、糾纏在一起,上演著一部運河畔的兒女傳奇。
近日,首部全景式展現齊魯運河故事的電視劇《運河風流》正在熱播?!帮L流”,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運河沿岸兒女們的精神氣。運河的“風流”如何寫就?日前,編劇之一昃文江接受記者采訪,講述《運河風流》的誕生故事。
好劇本都是打磨出來的。這是編劇行當里公認的不二法門?!哆\河風流》的誕生也不例外。曾創作出《闖關東》《老農民》的山影王牌創作團隊,在五年的時間里,查閱無數資料,數次尋訪運河沿岸,體驗生活,深度采訪,一次次地打磨劇本,“每一稿都相較之前的版本更加豐富人物的維度,完善情節的邏輯,增添故事的趣味”,編劇昃文江說。
“最初想采取眾星捧月的創作手法,突出黃子榮這一主要人物,后來在團隊的溝通和交流后,尤其是高滿堂老師的拍板下,最終確定為群像寫法?!标疚慕敿毥忉?,眾星捧月,顧名思義,主角是月,其他人物是星星,就是所有的矛盾都圍繞著中心人物展開,沖突集中,創作起來也相對容易;但在群像戲中,所有人都是星星,主角是其中最閃耀的一顆。選擇群像戲,無疑是增加了寫作的難度,但寫好了,就能豐富主題的闡釋維度。
官、商、儒、匪、民、兵各路人馬齊聚一堂,在長達三十年的時代變遷下,或對峙或同行,展開一出出精彩的群像故事?!哆\河風流》故事縱向和橫向的跨度都很大,如何駕馭如此宏大的敘事?昃文江認為,關鍵在于理清最重要的那幾條線,這樣紛繁的關系就能變清晰,復雜的矛盾也會有條理。
首先就是濟寧“三杰”,清官黃子榮、義商宋魯生、儒生楊春早,分別代表傳統社會中的官、商、文階層,借由這三人便能延伸出官場、商場和書場,也可折射出不同的為人處世邏輯。昃文江將“三杰”比喻成三塊磁石,在情節的展開過程中,三者的磁場不斷變化,故事的焦點時而對準黃,時而對準楊,有時又對準宋,但不管主要講誰的故事,另外兩個人都會有所表態,有所行動,甚至起到關鍵的作用。故事既不松散,又不有失偏頗。
濟寧不光是運河流經之地,也是儒家文化的濫觴之地。濟寧三杰,對應著儒、商、文三個階層,他們身上也幾乎覆蓋了仁義禮智信的傳統道德標準。
黃子榮,為人一身正氣,為官清正廉潔,在許多人看來簡直是完美的化身;宋魯生,則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魯商,做生意講信義,遇大事顯智慧,而且有超越父輩的眼光和境界;而提起楊春早,昃文江用了三個詞去形容他,分別是骨氣、脾氣和神氣。
如此“三杰”,是如何煉成的?昃文江說,家風家訓是造就他們人格的土壤。家風家訓,或口口相傳或著述,或有形、或無形,從祖祖輩輩切身的人生感悟而來,凝練著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智慧,時時刻刻叮囑后輩子孫該怎么過,不該怎么過。黃家的匾額上寫著“修身立宦海,持德見青天”,黃子榮守著“正氣傳承”的家訓為官為人;宋家世代經商,宋魯生也恪守著“信義天下”的原則,誠信經商;“潔身正骨”則是楊春早的立身之本;在家風家訓文化的涵養下,三杰由此成為了他們自己。
難能可貴的是,在審視家風家訓的時候,編劇亦進行了冷靜辯證的思考。家風家訓不全然是精華,其中也有糟粕混雜,而且囿于時代的局限,家風家訓只能回答一代人的問題,并不具備普世價值。
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運河。作為一項偉大的工程,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勞動人民的辛勤汗水。昃文江說,在《運河風流》中,運河的奔騰不息,也象征著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水道的貫通,也是民族精神的貫通。
正如有些專家所解讀的那樣,“劇中大運河的社會功能不僅是各式人物的謀生載體,更是精神寄托的港灣及情感連接的紐帶。其存在與繁盛不僅是物理意義,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闡釋的流動載體,也是傳承中華文明歷史文化的重要標識之一?!?/p>
運河孕育了沿岸地區獨特的地域風貌和民風民俗,劇中通過祭河神、開族譜等橋段,還原了古老的運河文化風俗。而生活在運河沿岸的兒女們,也在運河文化的滋養下,養成了包容萬物、質樸豪爽、仁愛篤厚的性情品質。
在此之前,國內關于運河文化的電視劇并不多?!哆\河風流》的播出,填補了一定空白,也讓更多人有機會感受運河文化,感悟流淌在運河中的家風家訓和民族精神。與文化相遇的運河在延續千年之后,也會繼續奔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