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寧經濟開發區稅務局公職律師涉稅爭議咨詢調解中心、“稅和”調解工作室揭牌成立。這是全市稅務系統積極探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分類管理、專業多元、精準施策”構建起的稅費爭議調解體系的一部分。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濟寧稅務部門著力完善納稅人繳費人權利救濟和稅費爭議解決機制,在全市稅務系統探索建立市縣公職律師涉稅爭議咨詢調解中心、稅務分局咨詢調解工作室三級聯動的爭議調解平臺,將涉稅爭議化解在源頭,化解在基層,切實提升了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
聚力專業高效,打造為民服務新窗口
“最近我公司會計因為工作疏忽,沒有及時刪除一名離職員工的任職受雇信息,受到了該員工的投訴,我們公司也面臨著稅收違法的風險。調解中心的公職律師看到此投訴后,迅速與我進行了聯系,在核實情況后向我講解了個稅和企業所得稅法的政策,這種服務不僅化解了我公司和離職員工的糾紛,也給我們提示了涉稅違法風險?!蹦彻痉ǘù砣斯壬鷮φ{解中心的服務給予了高度評價。
濟寧稅務部門堅持上下聯動統籌抓、共建共享協同抓、優質高效深入抓,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稅費矛盾源頭治理、依法治理。在前臺,依托各區縣局公職律師涉稅爭議咨詢調解中心、稅務分局爭議調解工作室通過現場、電話、視頻、釘釘線上工作室等方式開展一般爭議調解,推動稅費矛盾化解在源頭、化解在基層、化解在復議訴訟之前,有效提升涉稅爭議化解質效。在后臺,依托市局爭議調解中心、稅費政策解答團隊、市級公職律師法律顧問專家庫,實現糾紛化解的法律資源、政策資源和人才資源的線上匯聚,由專家面診解決疑難雜癥,實現“小事不出分局,大事不出縣局,稅費矛盾就地化解”。
借力社會網絡,構建協同調解新格局
為實現調解和復議、訴訟等爭議解決機制的有機銜接,從源頭化解爭議,濟寧稅務部門積極開展與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門、基層社會治理中心等部門的矛盾糾紛合作治理,搭建網格化共治平臺。2020年社保等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后,社保費征收上發生的爭議成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濟寧稅務部門聚焦社保費征收矛盾焦點,與人社醫保部門建立社保爭議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借力基層社會治理中的成熟經驗,將涉稅爭議化解在源頭,切實保障了群眾利益。
2022年春節前夕,某國有改制企業職工通過市長熱線舉報該企業長期欠繳職工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接到市長熱線轉辦的工單后,調解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其所在街道社區取得聯系,與社區網格員一起到該職工家中進行慰問安撫,主動與該公司對接,詢問其資金情況,督促其盡快補繳欠費。通過多方努力,該企業已補齊部分退休人員社保費,并通過墊付的方式解決有大額醫療支出的困難員工看病就醫的問題。
實踐精確執法,說理化解息爭止訟
濟寧稅務部門以涉稅爭議調解中心和調解工作室為依托,向爭議當事雙方提供公平可靠的爭議解決流程和法律政策支撐,通過稅費爭議前端化解的處理機制,及時堵住風險漏洞,通過向爭議雙方析法明理,提高了納稅人的稅法知曉度和對稅務執法的認同度,為法治稅務建設提供支撐。
“為什么不對這個商家罰款?”4月14日,12366熱線投訴人江先生就發票問題來到濟寧經濟開發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大廳“稅和”調解工作室,詢問稅務部門為什么沒有對他投訴的商家進行行政處罰,調解室工作人員當即聯系了所屬稅務分局的執法人員,了解到該商家屬于一個公歷年度內首次違反且情節輕微,并在稅務機關責令限改期限內改正,按照《山東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試行)》的規定符合首違不罰的條件。通過調解人員耐心細致的政策解讀,終于化解了江先生內心的疑惑,也避免了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爭議進一步向稅務部門轉化的風險。
落實精細服務,助力民生經濟發展
濟寧稅務部門發揮公職律師調解團隊兼具政策和法律知識的復合人才優勢,充分利用縱橫聯通的政策智庫、信息智庫和法規智庫,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對前來咨詢的納稅人提供一攬子政策服務,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社會經濟發展。
“我們單位能不能同時享受招用退役士兵和重點群體的稅收優惠政策?”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屬于人力密集型行業,公司去年招錄了退役士兵,根據相關政策稅務部門已為該企業9名自主擇業退役士兵辦理了優惠政策備案,享受每人每年9000元的稅收減免。近日,該公司財務人員主動找到經開區稅務局“稅和”調解工作室,詢問企業又新招用了一批持有《就業創業證》的人員,能否同時享受國家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的有關稅收政策。工作室人員詳細詢問了該批新招錄人員情況,確定了可享受優惠政策的具體人員名單后,主動與任城區人社局相關部門取得聯系,詢問辦理《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認定證明》所需資料、辦理地點等情況,使得企業順利享受到該稅收優惠,盤活了流動資金,注入了發展動能。
據悉,濟寧稅務部門各級公職律師涉稅爭議咨詢調解中心成立以來,累計接受咨詢203次,調解稅費爭議86起,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下一步,濟寧稅務部門將持續提升稅費爭議調解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通過咨詢調解中心搭建公職律師與納稅人的溝通平臺,更好發揮公職律師運用專業知識定分止爭的作用,打造集化解涉稅爭議、防范執法風險、擴展法律援助一體化的平臺,推動筑牢全市法治稅務屏障,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召開。
(通訊員:劉傳營 王瑞)